上诉不加刑原则在发回重审案件中的适用
摘要:新的《刑诉法解释》增加补充规定,发回重审案件重新作出判决后,即使人民检察院对该次判决进行了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行为人的刑罚。
阅读更多摘要:新的《刑诉法解释》增加补充规定,发回重审案件重新作出判决后,即使人民检察院对该次判决进行了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行为人的刑罚。
阅读更多摘要:当一审确定的罪名无法全面评价行为人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时,二审法院直接增加罪名进行改判(增加罪名但总刑期未增加)是否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
阅读更多摘要:在实践中,很多国有出资公司的单位人员,以虚报营销开支的方式从单位套取营销费用,这些费用有的用于行为人侵占使用,有的在部门员工之间以奖金形式发放,对于这种套取营销费用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呢?
阅读更多摘要: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的职务犯罪案件时,要综合考虑历史条件、企业发展、职工就业、社会稳定等因素,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严格把握犯罪与一般违规行为的区分界限。
阅读更多摘要:《规定》明确,财产性判项的执行情况是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判断罪犯是否确有悔改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罪犯财产性判项未履行完毕的,应着重审查其履行能力,将审查重点聚焦到履行能力的判断上,确保减刑、假释适用的公平性。
阅读更多摘要:让与担保作为法律未规定的非典型担保行为的一种,应结合当事人的本意、立法目的等,综合认定该行为的效力。
阅读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阅读更多摘要:至今,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没有征收决定的情况下介入和实施征收程序。在法律缺乏明文规定的情形下,政府的介入行为本身即缺乏合法性基础,由此,不应将“协议拆迁”等同于合法的政府征收拆迁行为。
阅读更多摘要:依据依法行政和合理行政的要求,行政机关在其许诺的政策补偿因客观情况变化无法落实时,应当作变通处理,以便及时弥补行政相对人的实际损失。
阅读更多摘要:为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公正审理税务纠纷行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结合上海审判实际,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指定由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集中管辖上海市以税务部门为当事人的行政案件。
阅读更多